农业科学网河南消息周秋连报道:从2023年4月21日开始,由世界丝路文化论坛组委会和中国梦网络电视台,暨华人频道等多家传媒,联合举办了新郑祭祖活动,以及在新密五星级酒店举行的世界丝路文化论坛郑州峰会。
东方不夜城和世界大学城双城管委会河南省团队欢迎卞主席莅临
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将于2023年4月22日(农历三月初三,星期六)在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黄帝故里举办,网上拜祖和境外拜祖同期举办。
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主题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大典典礼仪程为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的九项,分别为: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
今年是黄帝故里园区规划提升后,第一次全面开园。拜祖大典仪式转播将首次全景式呈现黄帝故里景区的建设新貌。此外,直播将融合虚拟技术,表现早期中华文明的壮观情景,增加再现历史的即视感,沉浸式打造新园区“百步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著名策划家韩颐和万德福团队、中华张氏宗亲会主席、郭氏宗亲会代表参加、齐氏宗亲会会的主席
世界华人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组委会主席、世界丝路文化论坛大会主席、中国大健康国际论坛主席、世界物联网联盟主席卞洪登博士致辞。
在郑州论坛会上,大会主席卞洪登博士在发言中,将逐辘中原与轩辕黄帝,玉皇大帝张百忍,药圣张仲景,丝路博望侯张骞,皆出在河南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
自2020年启动网上拜祖以来,全球华人通过互联网“共拜轩辕”,已经成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重要特色。今年根据大典要求,网上拜祖平台规范的礼制及礼仪将与线下拜祖保持一致,努力在情境化、沉浸式和视频化、交互式方面拓展,放大网络传播效应,激发全球华人祈福中华的强大合力。
齐白石弟子献巨型大虾
中国民族春晚创始人,宋庆玲扮演者杨文华主席,华人频道张瑛总编,还有中国梦网洛电视台陈总偏等共同主办方,登台为全国各地在丝绸之路沿线作出贡献的优秀个人和先进台站负责人颁发了奖状。世界丝路文化论坛大会主席卞洪登博士,还亲自带领五位穿越的历代皇帝,恭敬的向华夏始祖轩辕皇帝行了祭拜大礼。河南省著名的豫剧艺术家小张英,以及各门派的书画艺术家也分别登台作画献艺。
在大巴移动论坛上,中国梦网络电视台陈总编还组织了一场说走就走,说唱就唱的即兴表演与论坛相结合的活动,力求将有限的时间都运用在了振兴中华的事业上了。
习氏宗亲会河南邓州的负责人冒雨前来参加三月三拜轩辕黄帝
中华张氏宗亲会主席,华夏齐氏宗亲会主席,以及河南邓州习氏宗亲会负责人,皆以崇敬的心情带团,参加了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三月初三的祭拜活动。
卞氏宗亲会冒雨参加三月三拜轩辕祭祖大会
网上拜祖平台还以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炎黄子孙的寻根之地、中华文化的朝圣之地、中华文明的体验之地、国学教育的实践之地”为目标;在内容层面,围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进行文化品牌展示;在技术层面,运用元宇宙、XR(混合现实)等技术,推出XR灯光秀、AI虚拟技术视频、文化IP、SVG特效、互动游戏等产品,多维度融合传播,增强大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历代皇帝穿越到世界丝路论坛会上助力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谷秀荣老师亲传弟子、华人影响力艺术团团长谷梅晴演唱曲目朝阳沟选段《祖国的建设一日千里》、《你家在哪里》。
或许这种"拿自己的钱办国家的事″的优良品德,在这次三月三拜轩辕的丝路论坛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论坛组委会为先进代表颁奖
三月三拜轩辕:中华民族的人文祖先轩辕皇帝。在陕西黄陵和河南新郑皆有祭祖的神坛。从出生地到落叶归根之地皆有史可寻。由于轩辕皇帝的后代子孙们尚武习文,从而代代承传着黄帝内经,山海经、四书五经、易经等不朽的巨著。加之中华尚武精神倍至,从而分久必合捍卫祖国的大好河山有方,所以世界四个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民族繁衍昌盛,经久不衰。要得旺敬祖上。我们中华民族华夏儿女们生生不息,为人类社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为此,我们一年接一年的通过三月三拜轩辕的活动,凝聚中华民族的灵魂!
农业科学网:始终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编审:周玥
终审:周秋连
法律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向读者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核准后我们会及时做出处理!
(1)凡带“农业科学网”电头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视频,版权均属农业科学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媒体、网站,使用稿件时必须保留原电头“农业科学网”,并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科学,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本网转载的稿件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报道”或“稿件来源:****”,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作者在10天内来电或来函与农业科学网联系。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农业科学网所有!
联系电话:010-57123792 网监:13718281038 邮箱: rdb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