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学网浙江消息:11月12日,在杭州余杭仁和渔公桥村千亩粮食现代园隆重举行“稻”丰收,“富”未来仁和街道益民醉美稻田艺术节,来自全市各地的游客和周边的村民徜徉在金色稻田里感受丰收的喜悦、登上观光塔俯瞰五彩稻田画美景、手舞镰刀体验收割稻谷的快乐,坐在帐篷里聆听民谣乐队的演奏,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探秘手工制作等乡村文化,百人共赴50米稻田长桌宴,品尝新米饭的芳香。洋溢着一张张快乐的笑脸,政府、村集体、农民、党员、科技专家、艺术家、市民、学生在这个创意稻田里,迸发出八方激情与梦想。
一、政府搭台,聚合多方好资源,乡村品牌美名传
一次稻田收割活动,仁和街道领导层高瞻远瞩,抓住稻田艺术节活动这一契机,吹响了仁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号角,聚合乡村一二三立融合发展的科创、文创、农创等各方人才资源,展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的新成果,展现了仁和美丽乡村观光旅游的魅力,吸引众多的社会资源共同参与仁和乡村振兴的大战略之中。
仁和街道是余杭区农业大镇、产粮大镇,辖区拥有1.3万亩稻田。“在稻田里办艺术节是对农事丰收的庆典,也是农业科技的一次展演,更是将田园风光、农事体验与休闲研学相结合,探索农文旅发展的一次有效实践。”仁和街道区域发展与治理中心主任张卓琦说,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够将仁和的粮食品牌、美丽风光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来到仁和,助力仁和农业、农村发展。
二、农民是主角,现代农人谱写了中国式现代化农业新篇章
仁和街道共有1.3万亩稻田,改革开放初期,承包给了3000多户农民种植,现在是由6位农民统一流转,每个农民种粮大户平均种植二千多亩,开展农业规模化种植,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标准化、智慧化、绿色化发展,粮油机械化程度超90%,有效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中国式现代化农业谱写了新篇章。这次稻田艺术节盛会展现了当代农人的新风采。
仁和街道领导向种粮大户赠送寓意丰收、顺意、富足的“金镰刀”
三、专家登场,助力科技腾飞,三产升级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为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仁和街道通过稻田艺术节的举办,吸引了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一批专家加入到乡村农文旅产业之中,有五位专家受聘仁和街道农文旅智库专家。为抢占乡村科创、文创和农创的“三创”高地,打造乡村创意农文旅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浙江大学原农大校长夏英武教授代表浙江大学创美智库专家在艺术节做了发言,他说:浙江大学是国内外最早开展彩色作物的研究单位之一,我们的农业专家们先后研发出一批“彩禾”系列、浙嘉系列、浙彩系列彩色水稻和彩色油菜品种,并研究了一系列彩色水稻图案定位、图案直播等种植技术,为全国17个省市的农业部门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今天在这里看到了仁和的农民朋友种出这么好的稻田图案,看到了余杭企业家对创意农业的支持和厚爱,看到了学生们对农业劳动实践的热爱。我作为一名农业科技人员,今天非常的激动,期待余杭仁和的稻田艺术节活动越办越好。
农文旅智库专家受聘仪式
仁和有这样一批有朝气有技术、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他们扎根农业,藏技于农,他们为仁和带来了众多的先进理念、先进科技,显著的成果。他们是真正的农二代、粮二代,活动邀请了青年企业家上台分享创业的成功案例,展示了仁和街道青年一代新农人的青春风采。
杭州宏盛粮油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国伟博士和余杭益民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朱泯亦硕士分享创业历程和创新“黑“科技
四、现代农业发展闯出新模式,稻田认养模式方兴未艾
仁和街道围绕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推进现代化农业生产,粮油机械化程度超90%,有效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去年以来,以益民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业企业还积极探索稻田“认养”模式,联合企业共同参与田间管理,实现多方共赢,带动村社经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现场,益民合作社与街道辖区5家企业签署2023年艺术稻田认养意向合同,每家企业出资认领10亩水稻田。这些企业认领的稻田,将用彩色水稻拼种出企业logo图案,稻田产出的大米也将供给企业。
杭州余杭益民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与杭州大地海洋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山虎机械有限公司、杭州余杭獐山钢瓶有限公司、申江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定2023年艺术稻田认养意向合同。
2022年企业认养艺术稻田
五、稻田景观融入书画艺术,开创了创意农业新境界
在艺术节活动现场,著名书法家、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王自力先生,现场挥毫创作“中国粮迎亚运”书法赠送仁和街道。中国著名军旅书画家,中国长剑将军书画院院长华一江将军,应邀为2023年益民稻田艺术节题写“中国粮迎亚运”书法艺术图案。将为杭州仁和网红艺术稻田增添新的文化内函,为杭州亚运的召开增加了一处农业与文化融合的精神大餐。让艺术大咖参与乡村文创,开创了创意农业的新境界。
著名书法家、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王自力先生现场挥毫题写“中国粮迎亚运”书法赠送仁和街道。
中国著名军旅书画家华一江将军为2023益民稻田画题字
六、乡村大舞台,舞出乡村文化亮丽风景线
乡村不缺文化,缺的是创新和创造,年青的农创客们将青春和文采展示在乡村的舞台上。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罢亚肥。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唐代诗人韦庄的这首七言绝句《稻田》,描绘的是一幅江南水乡风光。沈克婷等青年农创客表演诗朗诵。
七、乡村党建展风采、合作社支部成村民致富带领人队伍
中共杭州仁和益民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支部,是浙江省首个以农业专业合作社党员社员为基础组织发展起来的农村基层生产型党支部,自2020年成立以来,对乡村基层党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乡村村民致富的带领人队伍。把党的政策落实到粮食生产之中,成为全国知名的种粮合作社。支部书记沈兴连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
在这次稻田艺术节上,他们迎着高高飘扬的党旗,挥舞着镰刀,收割丰收的稻谷,展现了新一代农民党员的风采。
八、乡村非遗文化吸引市民的参观体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伟大工程,它与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辅相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只成为少数人观赏和继承的绝学,而应该与时俱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促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和创造性转换,将其从单纯的文化承载变成切切实实可以转换成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乡村特色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看乡亲们的绝活手艺!吸引了广大市民参观体验。
九、中小学生参与稻田收割,让劳动实践深入心田
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活动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创意水稻基地创建是学校劳动实践活动的一处好场所,是"以劳辅德,以劳促智,以劳健体"的有效载体,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集体主义精神,能有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从小树立当一颗好种子,长大结出丰硕果实的远大理想。成就对社会有价值的精彩人生。看,他们在舞台上、在稻田里多么开心和快乐。
大禹小学学生儿童舞蹈表演《听我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十、50米长桌宴,品尝新米饭
稻田千层浪,飘来新米香。尝新米是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一种古风礼俗,本次活动也准备了益民“田畈儿”牌系列大米。
在稻田艺术节现场,在一片彩色水稻田中间的绿荫长廊里,摆开了50米的长桌宴,邀请参加活动的市民、学生、种粮大户、村民及各界嘉宾一起品尝由益民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孝顺米新米饭,欢庆丰收时节,同端中国饭碗。
浙江大学原农大校长夏英武教授,80年代选育出中国至今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浙辐802,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在新米品尝中,他兴奋地说“我还没有参加过这么盛大的新米饭品尝长桌宴,浙江省应该也没有过这么大规模的新米饭品尝,而且还是在
“中国饭碗”创意稻田里举行,对中国粮食安全起到很好的宣传”。
后记:一场60分钟的稻田艺术节活动,准备时间3天,创下十个乡村丰收节庆文化活动的亮点,凝聚了杭州余杭区农业部门、仁和街道领导层,社会各界,科技、文创、农创专家,乡村基层党员、种粮大户、企业家、村民、学生及广大市民对乡村的热受和对乡村振兴的热情和支持。理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宣传,让乡村振兴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作者:张彬,浙江大学双创导师,浙江大学城乡规划院乡研中心副主任,创意健康农业研究学者
编审:周玥
终审:周秋连
法律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向读者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核准后我们会及时做出处理!
(1)凡带“农业科学网”电头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视频,版权均属农业科学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媒体、网站,使用稿件时必须保留原电头“农业科学网”,并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科学,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本网转载的稿件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报道”或“稿件来源:****”,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作者在10天内来电或来函与农业科学网联系。
联系电话:010-57123792 网监:13718281038 邮箱: rdb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