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上午,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景区近期整体工作情况和元宵节期间旅游管理服务、安全综合保障、市场秩序监管、餐饮质量提升等采取的工作措施进行集中发布。五台山风景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白利军、力尚宏,五台山风景区党工委委员、公安分局局长秦永东以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五台山风景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康晓蕾主持发布会。山西日报社、山西广播电视台、山西经济日报社、忻州日报社、忻州广播电视台等10余家省、市、景区媒体记者应邀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据新闻发布会通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五台山风景区在春节期间迎来了旅游小高峰,春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8.38万人次。为了回应广大游客诉求关切,改进旅游服务质量,有效应对元宵节期间可能迎来的新一轮客流高峰,五台山风景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修订完善应急工作预案,对旅游、安保、交通、市场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
在旅游管理服务方面,景区将对重点区域设点检查,对重点寺庙突击检查,同时派出执法小分队进行暗访,设立举报投诉热线,依法严厉打击整治“黑导游”“黄牛”私自揽客、围追兜售、索要小费等扰乱正常旅游秩序的违法行为。
在交通服务保障方面,景区将采取充实交通管理力量、开辟循环应急道路、设置交通缓冲点、进行远端分流管控、实行单双号限行等应急保障措施,维护景区交通安全秩序。对忻州市注册登记的机动车辆实行“单日单行、双日双行”的管控措施。实行游客、车辆预约入山制度,引导广大游客积极配合,错峰出行,景区每日预约游客上限3万人、车辆2000辆,游客可通过“五台山游客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提前一天预约,达到上限停止预约。已预约门票但未成功预约车辆的游客,要将车辆停放至指定停车场后换乘免费公交车进入景区。当日游客超过2万人时,景区将协调耿镇、五台、河北阜平等高速口,分流游客错峰入山旅游。
在安全保障服务方面,景区将不间断组织开展治安大清查行动,24小时动态管控街面治安秩序,加强入山口人员、车辆信息核查,组织车辆应急分流管控,全力保障景区正常、有序、规范的旅游秩序和广大游客人身、财产安全。春节期间发生的广化寺“踹门事件”,个别游客踹门进入寺院,扰乱了寺院的正常秩序,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景区将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广化寺由于部分电力线路发生故障,已于2022年7月12日发布公告暂停对外开放夜景灯光,元宵节期间仍暂停开放夜景灯光。
在市场监管服务方面,景区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餐饮住宿行业经营行为的公告》,重点从亮证亮照经营、规范明码标价、价格备案管理、从业人员管理、环境卫生整洁、硬件设备到位、索证索票健全、保障食品安全、证照牌匾名称一致等9个方面规范景区餐饮、住宿服务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畅通24小时投诉举报渠道,依法处置群众价格投诉举报和网络舆情。2022年至今,景区共处理各类价格违法违规投诉48起,现场责令整改15家,责令停业整顿33家。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五台山风景区管委会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今年将从四个方面重点突破:一是加快实施智慧景区和智慧交通项目,及早解决道路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二是强力推动四个高端民宿村和商业网点布局运营,规范市场经营行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三是奋力创建台怀古街文创产业园,挖掘深厚文化底蕴,推出具有五台山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四是积极建设石咀物流园区,尽早建成后勤供应基地,解决旅游高峰期物资储备不足、价格不稳定问题。
发布会上,媒体记者围绕元宵节期间交通管理、寺庙开放时间、游客预约入山等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提问,五台山风景区管委会与会负责同志逐一回答。据介绍,景区已设立3部24小时服务热线,旅游咨询热线:400-1666-236;旅游投诉热线:400-0350-2260;应急救援热线:0350-6545454。景区各寺院开放时间不尽相同,大部分寺院春冬季为8:00—17:00,夏秋季为7:00—18:00。
五台山风景区温馨提示,五台山管委会官网、融媒体、“五台山游客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将及时发布实时客流量信息和交通情况提示,提醒游客错峰游览,全力保障高峰时段游客入山秩序平稳有序。
农业科学网:始终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编审:周玥
终审:周秋连
法律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向读者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核准后我们会及时做出处理!
(1)凡带“农业科学网”电头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视频,版权均属农业科学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媒体、网站,使用稿件时必须保留原电头“农业科学网”,并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科学,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本网转载的稿件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报道”或“稿件来源:****”,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作者在10天内来电或来函与农业科学网联系。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农业科学网所有!
联系电话:010-57123792 网监:13718281038 邮箱: rdb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