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新民、周秋连
雷锋,一个名字,一种精神,一座丰碑。
“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翻开时光的扉页,将页码定格在60年前,1963年3月,泛黄的纸张上一行字清晰可见——“向雷锋同志学习”。语义虽简,但这个响亮的名字从此于人们心中久久流传。
始于微末,发于华枝。雷锋精神既是永恒的,也是与时俱进的。60年间,雷锋精神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滋养着亿万中国人的心灵,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诠释下,历久弥新,不断升华,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新时代的今天,雷锋精神在万里铁道线上处处都有鲜活生动的表达。
全国铁路系统响应: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几十年如一日,涌现出许许多多雷锋式先进工作者。
在3月5日这天,高铁二队党员列车长王琳在G1801次列车上开展了“学习雷锋纪念日”宣传活动。列车长王琳通过发放宣传册的形式向旅客宣传:传承雷锋精神 弘扬时代新风,同时向旅客重新学习了雷锋同志生平简介,从雷锋的精神内涵、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到雷锋精神经典语录。列车长采取与旅客问答的方式进行互动,给参与活动的旅客准备了小礼品,一是为了纪念乘坐此次列车,也是为了纪念雷锋精神在我们心间永放光芒。@中国铁路 @郑州铁路
农业科学网:始终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编审:周玥
终审:周秋连
法律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向读者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核准后我们会及时做出处理!
(1)凡带“农业科学网”电头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视频,版权均属农业科学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即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媒体、网站,使用稿件时必须保留原电头“农业科学网”,并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科学,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同时,本网保留修改、更正、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
(3)本网转载的稿件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转载稿,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据****报道”或“稿件来源:****”,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
(4)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作者在10天内来电或来函与农业科学网联系。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农业科学网所有!
联系电话:010-57123792 网监:13718281038 邮箱: rdbz@163.com。